最新动态
更多>>
百工联专场VIP会员招募中!
做自动化设备的公司是怎样的?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自动化设备生产厂家有哪些?

中国多地发展“具身智能”助力产业转型

新闻标签: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25-02-12
摘要:中国多地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并出台政策加速产业布局。具身智能强调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实现智能,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都可列入具身智能的宏观范畴。该技术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带动软硬件、基础材料与零部件等产业发展。

中国地方两会近期陆续召开,多地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其中,河南省提出开发具身智能整机产品,广东省提出重点抓住未来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具身智能等产业,四川省提出要抢先布局具身智能等产业,上海市提出持续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和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由最初的感知智能走向认知智能,再从认知智能走向通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是认知智能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经阶段,是非常关键的技术环节。”四川省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沈复民分析称,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具身智能”,是因为该技术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同时还能够直接带动软硬件、基础材料与零部件等产业发展。


过去一年,具身智能堪称最热“风口”。这股浪潮中,不仅具身智能创业公司受到风投的关注和青睐,颇具规模和实力的科技公司、制造企业亦发布最新成果:华为公司与合作伙伴打造的人形机器人具有高度仿真的人脸,表情、动作自然流畅;新能源车企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已在该公司的广州工厂投入实训。
具身智能强调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来实现智能。具身智能赋予智能体聪明的“大脑”和具有感知和行动能力的“身体”,在二者配合下,智能体适应真实世界,完成各项任务。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都可列入具身智能的宏观范畴。其中,人形机器人是最具代表性的应用。
当下,中国多地竞相发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加速产业布局。四川也动作频频:将人工智能作为该省“一号创新工程”;成立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成都组建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个人形机器人新型研发机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成都首个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
“具身智能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尤为瞩目。”河南省政协委员、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林杰表示,具身智能的感知和交互能力,可以使智能制造系统更加精准感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实时调整生产参数和工艺,带动产业升级,为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提供强大动力。
四川省人大代表、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夏表示,四川人形机器人发展得益于完善的产业基础,基于产业链形成的人才资源库,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对新业态的包容性支撑,但人才短板、产业积累仍是较为明显的制约因素。
沈复民认为,发展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具身智能,离不开顶尖的技术人才和充足的资金,他强调实验场地和应用场景也很重要,“要把技术真正用起来”。
具身智能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还需要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政府应加大对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培养专业人才。同时,企业应积极参与具身智能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技术与产业的结合,加速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落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具身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医疗、教育、服务等。未来,具身智能有望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智能制造
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加速融合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国产工业操作系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工信部印发指南,明确到2027年完成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台套工业操作系统的更新换代任务,推动工业软件国产化进程。
发布日期:2025-02-13
数字化转型
系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体量大、范围广、周期长的系统性工程。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从制定转型规划、组织落地实施、开展成效评估、推进迭代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数字化转型路径,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发布日期:2025-02-11